Original post from http://www.archaeology.org/0911/2012/
天啟將臨?
by Anthony Aveni
到底馬雅曆告訴我們有關2012以及世界末日是否是真的 ?
在2012的12月21號,數以千計的朝聖者將會以"神聖之旅"的名義,蜂擁到蒂卡爾(Tikal)的Chichén Itzá(在猶加敦半島),或是其他眾多著名的美洲景點。他們將等待著我們已知道的古馬雅預言在此出現徵兆。這將會是一場大爆炸亦或是一次祈福?將會是世界末日亦或是新生?這得看你相信哪個新世紀的先知?是那個自我感覺良好的折衷主義神秘預言者,叫做Valum Votan的時光迴圈守護者(或是關閉者還是終結者,隨大家稱呼)。還是闡述銀河的宇宙薩滿(請不要問我他是誰,可能是霹靂貓之類的)。根據紀錄長時間的馬雅曆法,也就是長計曆(Long Count)。在2012年 ,各式的小型累積計迴圈(注1)將會歸零,然後新的一百八十七萬兩千個日子的迴圈(也就是五千一百二十五點三七年)將會開始。隨著2012的漫長等待到來,各種2012到底會發生什麼事的論述逐漸在網路,在印刷物,甚至在電影中出現。就像是打著"We Were Warned"旗號的好萊嗚大成本大製作史詩災難片"2012",就將在11月上映!
注1: cycle :馬雅曆法是由各種計算方法組成,而每種計算都是以迴圈(cycle)的形式,例如卓爾金曆(Tzolk'in)算法是是一個13個20天為一迴圈總計為260天,而哈布曆(Haab')則是以20天為一月,將一年劃分為18個20天的月跟一個五天的月,總計365天,而卓爾金曆跟哈布曆又可在52年後同時規零在開始,又是一個新的迴圈。有點像是天干地支60年一迴圈的觀念。
很多的寓言是從外太空開始的。如我們所知的,有一個黑洞正在銀河(白色的那條)中央,在2012年太陽將會與銀河系處在同一個水平面上,這是兩萬六千年來的第一次。之後,根據末日論者的說法,黑洞將會很順利的把整個太陽系吞噬。Lawrence E. Joseph,2012末日啟示錄的作者提到,在下一個太陽活動的高峰中,太陽表面會強烈爆發出巨大的火燄,向地球方向推出一個柱狀的太陽粒子。而地球的磁場會因此反轉,造成嚴重的後果,像是產生出猛烈的颶風,所有的電子通訊設備將會全面失效等。近年來的嚴重天災,從卡翠納颶風到南亞海嘯,他們都跟這次太陽的對準銀河平面有關,而古馬雅人卻早就知道了。這還真是個壞消息阿。
同樣的對於2012的來到依然有存在著幻想般的好消息。有些人說,與其解釋2012是場大災難,不如說是在這時間點將遭遇一場大規模的覺醒;所有人類會被一個文明的集體意識啟發,而這將會解決現今世界上的所有問題。如同John Major Jenkins這個唯心論者以及前軟體工程師所寫道的
"冬至的太陽將會緩慢的移動到銀河的中心,在12月21日(或是23日,看你的日曆),當太陽穿過大裂縫,一個在銀河中的黑暗能量,也就是馬雅人提到的"創世的子宮",將把這個世界轉化,而人類將會重新與宇宙之心連結。"
不知不覺中,古馬雅提供了這些宇宙廢話很多的參考資料。像是在Izapa的25號石碑,一個座落在墨西哥太平洋岸大約為前古典時期(約西元前400年)的紀念碑,這樣的紀念碑紀錄著銀河的對準的位置代表著長計曆的結束。而拿25號石碑當例子,這個石碑描繪著鳥神坐落在宇宙樹頂端的景象。而Jenkins則認為這顆宇宙樹所代表的是銀河成為了南北向,也就是馬雅人認為天空將會在新的開始到來時所呈現的樣子。
這類暈頭轉向的寓言遭致文化界與學術界雙方面嚴厲的批評。沒什麼證據能說明馬雅人在意過銀河。當他們提到銀河時,通常把銀河想像為一條路。儘管著名的馬雅學者David Freidel與Linda Schele及作家Joy Parker在1997年出版了Maya Cosmos一書中,有著馬雅文明被發現以來最完整的當代文化研究。但銀河跟宇宙樹有所關聯的說法,卻開始大量的流行。
從天文學的角度來看,這個兩萬六千年的迴圈造成太陽對準銀河水平面的觀點,在西元前128年由希臘天文學家Hipparchus第一個發現。他觀察到在太陽年(地球繞太陽所花的時間)及恆星或是恆星年(太陽重新對準恆心的時間)中有一些細微的改變。根據他觀察的結果,每一年太陽升起及落下行徑位置跟星幕位置的改變有關聯。而這個天文景象則稱為歲差現象(注2)。產生歲差的原因在於地球軸在自轉時的偏移(因為地球軸不是90度)。實際上,這就造成了太陽的位置在春秋分及東夏至的不同而產生四季,而這個慢慢的轉變則關係到黃道帶上的星宿。馬雅的天文觀測者瘋狂的著迷於黃道帶,所以他們也注意到了太陽年跟恆星年的差異,但沒有可說服人的證據說明馬雅人已經解釋了歲差現象或是他們完全理解歲差現象。
注2:precession歲差現象,請自行查閱WIKI。
根據這些2012論者對像是25號石碑紀念碑這樣的解釋,馬雅人不僅已經追蹤察覺了歲差現象,還因此預測出長計曆結束,新的迴圈再開始時天空會出現的景象。但是,任何一個無法輕易在夜間觀察到天空的人將會發現,這個橫跨著天空的寬廣發光帶狀銀河跟桌面上的天文軟體所表現出來的有令人訝異的不同,而這種軟體則常被用於推論那些古代星星凝視者們所看見的天空。舉個例子,即使沒有太陽在裡面,銀河系的平面依然是非常難以去定義的。所以,在銀河及太陽系位置的校對上可不是從外觀上用大頭針定住位置就可以比這三百年來的觀察精準的。同樣的,這個在25號石碑上標註所謂獨特的南北向銀河,其實每年都會發生。更重要的觀念是,沒有證據能證明馬雅人拿的星座圖設計的跟我們一樣好。最後,沒有跡象顯示馬雅人曾經丁點兒關心過太陽閃焰,太陽黑子或是磁場。硬要將25號石碑紀念碑當作預言這樣的鑽牛角尖的作法,是既不完全又空泛又不適用,只能證明那是無意義又過時的想法而已。
但即使不是末日預言論者,絕大多數了解古馬雅的人們也會著迷於那熟練的時間記錄系統。這系統清楚的被記載在那些樹皮書或是經典書籍中,也讓那些天文學家們可以有憑據的精準預測像是月蝕這樣的天文現象。所以也不難想見那些有心耍神秘的人認為古馬雅人可以預見未來的事物了。但是文化記錄到底留下了哪些事情說明馬雅人為何要記錄時間以及他們為什麼要創造這些的紀錄方式呢?
在古典時期初期(大約西元200年左右),當時的馬雅政權正精通於開墾土地,擴張國土,並開始建造一些設計巧妙的龐大建築物。他們即將在當時的世界建立一個偉大的文明。更早個幾百年,馬雅的統治者根據他們的創世神話修訂了最基本的曆法。他們發明了像是長計曆這般連綿不絕的時間迴圈。而這個耀眼的創新,則是移植馬雅文明創世以來的所有根基。長計曆建立在馬雅長久以來的20進位法,以日為基本單位。它由13個週期所組成,對應著馬雅神話中通往天堂的13層階梯,每一層則各由一個神聖的軀體圖像來代表一件神物,這圖則稱之為baktun。而這些baktuns在組成了一個5125.37年的創世週期。當這個創世期的迴圈結束時,這個計數則轉到下一個第零天。
在馬雅各個遺蹟中的石碑雕文裡清楚的展示了長計曆裡記錄,由五個數字所組成的字串(拿12.8.0.1.13作例子,這五個數字等同西元1776年的七月四日)有點像是報紙上的日期。這些時間紀錄者有點像是政治或是宗教上的宣傳機構。馬雅的統治者藉此紀錄像是加冕典禮,婚宴,聯盟,戰爭勝利或是小迴圈的結束(像是9.15.0.0.0這記載在Copán的B石碑上的數字代表了katun(20年的迴圈)的結束),這些紀錄對於文化上非常重要但其實卻只是統治者在大規模的記載個人的歷史事件,就像是他們創世的先祖神明所遺留下來的歷史一樣。因此,石碑上的長計曆有著具體的範例去讓這些統治者宣告他與他的血脈有著極長的統治權力。
長計曆的開頭指出了最近一次的開創時期,是來自於馬雅過去的神話。第零日在西元前3114年的8月11日。這個日子被標記為13.0.0.0.0。當長計曆來到12.19.19.17.19,也就是2012年的12月21日,下一個第零日(當下或是這一天結束)就會跟我們在13個baktuns之前看到的日子ㄧ樣。當太陽劃過南馬雅的經緯線時,是馬雅世界中極重要的事件,而8月11日則是每年兩日中的一日。12月21或22日是冬至(或是太陽停止日),是太陽在天空中能達到最南的日子。所以能想見的,過去以及未來的第零日或是創世的事件會故意的與太陽循環到這個重要的位置有關。
為什麼長計曆開始於西元前3114年呢?曾經存這麼古老的部落可以建立出後來的馬雅文明咩?如果我們參考世界上其他的曆法如何創造起頭日,我們會發現,像是基督,羅馬,梵文曆的起頭,不是像馬雅曆一樣任意的連結某個歷史事件,就是屬於自己文明的某個有象徵性時刻(就像是基督曆就大致開始於我們想像中基督誕生的那天)。不過,馬雅曆開始的這天銀河或是黃道帶的位置上沒有啥特別的,天空也沒有什麼神秘異像。馬雅人可能選擇一些日子,可以讓他們回頭去訂定他們自己的創世日期。7.6.0.0.0(西元前236年)就是一個符合早期長計曆的描述,可以讓馬雅人往回推定的日子。這天同樣的為一個katun的結束,有著與創世日的日月有著同樣的名字。這點讓那些2012先知們有趣的認為,這個世界一定將會結束在一個馬雅人幾千年前曾經有,或是沒有也無妨的某個馬雅歷史象徵日,況且他們幾千年來也同樣的推論著這個日子。不過,古馬雅人可能會想告訴我們說"嘿! 你們自己去找你們起始日叭!"
儘管馬雅人相信這個連綿不絕的創世迴圈,但是依然沒有清楚的證據證明什麼會發生在我們的這個13.0.0.0.0。也就是如此,上次創世的計日表發生什麼事情也無記於事了。不過,可怕的場景則記載在這個14世紀的馬雅樹皮書Dresden古抄本的最後一頁。它描繪了洪水所帶來的毀滅:一個天空中的鱷魚嘔出了洪水,它噴出"太陽"和"月亮"字形則連接到野獸的分割體。在書頁的中央則是一個老女人模樣的神從她的容器中將水倒出,而在書的底部則是一個男性的神揮舞著弓箭與長矛。早期的殖民地韻文同樣記載了創世洪水的故事。說來稀奇,這些當代的末日先知們並沒有將洪水神話似為一種毀滅的模式,不過那些拍電影的當然不會放過。在2012這部電影中栩栩如生的特效可是將巨大的海嘯席捲到喜馬拉雅山脈,同時也將航空母艦捲到白宮上頭呢!
馬雅的紀念碑中並沒有對過去的創世時期有太多的敘述。在瓜地馬拉的Quiriguá的C石碑上對於13.0.0.0.0的象形文字描述中有提及神的下凡(跟當時的統治者與Caucac時期有關)。這個神創造了第一個爐台,用三個石頭搭建而成(代表天空中天狼星座的某部分)。關於我們那個13.0.0.0.0,在墨西哥辣椒州(state of Tabasco) Tortuguero的6號紀念碑則描述了一個超凡的形體下凡到人間,但就在故事正要開始精采的時候,銘文卻因侵蝕而失去,徒留給那些先知們臆測的想像空間。
我們是否一定要用馬雅的敘事來看待真實的歷史(以及未來)?尤其是取代所有可翻轉的時光迴圈,像是金星的消現,包含了季節年的馬雅260天神聖年曆的52年曆迴圈,我們是否也能把他們當作傳遞復興傳統儀式的骨架?當每年我們參加例行的跨年夜活動,慶祝這個季節迴圈的結束,隨這最後的時刻到來,通常還蠻悽慘的。然後我們表現的很有決心(新年新希望)來淨化自己並沉浸於更美好的未來。那些廣泛熟析馬雅迴圈文化結束的寓言被當作一種與神互惠讓世界趨於平衡的課題。有點像是用穀物來交換債權。這種模式馬雅的宇宙觀點,讓我們受到啟發。不過在這件事情上,那些2012論者跟古馬雅同樣的渴求重新與過去過往之地做聯結使他們生存意義得到更大的想像。當那些馬雅人用雕刻長計曆在石碑上的行為來緊緊與他們上古的神明綁在一起時,那些2012論先知們也用馬雅神話跟算術來招換某些宇宙中的善良精神或是將腦袋中的邪惡驅逐。
在以英文為主的世界,像是美國,同樣有些關於2012的歇斯底里言論。那些世界會毀滅在大災難的論點被深深的埋植在新英格蘭區。當懺悔者公開的宣揚神及將從天而降並將對他們進行審判時,這類福音與天啟的崇拜在早期的1640年代特別興盛。兩個世紀後,數百個米勒派(也就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教友)根據著他們的領袖,威廉米勒的聖經計算結果,預測著主耶穌將於1844年的10月22日回歸,並眼巴巴的等待著"希望的祝福",人們爬上屋頂等待,等待著主第二次的降臨。
現今,美國人期待一個天啟的象徵已成為世俗的主流。許多人還記得Kohoutek彗星在1973年所挾帶來的冰球將會毀滅世界。或是加州的千囍年的開墾工程,在1997年Hale-Bopp彗星來臨時,被天堂之門組織當做外星母船來崇拜,並造成39名成員集體自殺。著名的阿茲提克宇宙年曆迴圈在1987年合流則是美國人希望宣揚未來啟示的例子。
馬雅在1970年代成為創意與新建的現代神話,是沒有巧合的。在這個時間點,學者們開始對馬雅遺跡有重要的解碼突破。重複著早一百年前神秘的消失的大陸學說的潮流。相關的流行附會文學例如Peter Tompkins的墨西哥金字塔的秘密(Secrets of the Mexican Pyramids),Frank Water's 的墨西哥謎題(Mexico Mystique),以及Luis Arichi的庫庫爾坎金字塔(The Pyramid of Kukulcan )等書則是在馬雅解密後秘密揭露的先鋒。同時這也是所謂的共享時代的起點。因為同時同地的需求所展現出來旅遊產業。旅行者像是新世紀心靈學習者們在春分時刻蜂湧到Chichén Itzá,像是去看El Castillo陰影中的蛇象。神聖的旅遊已經開始為2012神話賺了大把鈔票。星星集團則準備在Copán 及Tikal舉辦 轉變世俗之夜。而勤勉的企業家們則開始準備2012生存用具,像是2012完全白吃守則(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2012),有著Doomsday2012及Shift Happens標語的T恤。更不用說電影了,那只是開始而已。
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的時代裡,廣大面像的社會似乎是由合理,有經驗的科學來帶領著我們。但這也是為什麼對神秘卻逃避現實銀河星子的見解,充滿過度精確的數學運算,歷史,以及假裝是科學的宇宙謬論會被這樣大規模的討論。在憂心匆匆的時代,我們依靠著老祖宗的智慧,或是其他人的老祖宗,有些也許已經遺失在時光沙漏中了。或許唯一可以從這混亂的世界找回控制權的方式是重新發現那些消失的知識及使用它們。所以我們浪漫的期待著古馬雅。
但是馬雅光榮的成就及其他錯綜複雜的古世界文化本身已經夠吸引人了。我們無須幫他們另行點綴西式的或是天啟的服裝。至於教育大眾我們已經熟析的馬雅或是其他特殊的文化的責任,像是馬雅500年來能只靠眼睛精確的觀察出金星一天,已經夠我們花一輩子時間去研究了。但這些2012歇斯底里的論點仍不經要讓我們想問道,是否人性對宇宙永續連結的需求是科學與理性永遠無法克服的,無論我們如何做好我們的工作。
2010年2月3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